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

來自理想生活的故事

閱讀 反思
一百多萬年前,最早的直立人遊團(bnad),離開了非洲大草原,先入亞洲,後進歐洲。在東方的爪哇、華北,以及西方的匈牙利都曾發現他們的骨骸,顯示此時的人類不難存活於多變的自然環境中,甚至能抵抗嚴酷的寒冬。衣著(或許是披在背後的熊皮)、棲身於天然洞穴、人造茅屋、人造帳篷,以及在家裡生火和護火的技能,都使原先在熱帶生活或過活的直立人,得以在嚴寒的氣候中存活。

從來沒有任何大型生物經歷過堪與人類比擬的全球擴張,人類適應力超越了通常難以突破的環境限制,即使是氣候差異,水域隔絕等種種障礙,也無法阻擋人類的擴張。因此,人類開始衝擊其他物種,影響全球各地的生態系統。

觀點 歸納 變成你的訴求

1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「理想生活」
「理想生活」可以從分享一杯好茶開始。
分享一杯好茶,需要「利他」的體貼與「不為己」的態度,讓對方喝到令
他心神舒爽的茶湯。
而要沖泡出一壺好茶,更需要平靜的心境,對器物專注謹慎操作、掌握時
間、控制水溫,創造和諧的氛圍,將平日積累的知識組合運用,詮釋眼前的
茶品之美。
而求知,是上述一切的開始;更可以說是追尋「理想生活」的一種基本。
從識茶、知味、得趣、會心..等步驟推移,我們可以建構茶學知識。
從親、靜、雅、潔茶觀中,我們可以體會茶、人、時、境、物相互共榮
和諧的關係基礎。
學習「茶」,真正學到的是:身為一個人的自省,與對應身外環境的觀照
態度。
學習「茶事」,最大的收穫是:透過行茶的過程,練習當下的專注,
對沖沏一壺好茶的專注、對滿足一席好友的專注、對體現一心好意的專注。
人、茶互動,是人與器具相處,「宜」與「惜」的藝術;是人與人相待,
「諧」與「獻」的藝術。
因此,追尋「理想生活」,其實並不只是個人一己的滿足與嚮往;更包含
著因關照他人而反餽於己的自然互動與創造。

分享:視傳二甲985R023黃世匡 201011.28